搜索

走进民大

ENTERING TH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民族博物馆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博物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中央民族大学(海淀校区)校园内,是以中华各民族文物为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对象的民族学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五万件(套),品类较为齐全。其中,各民族传统服饰件套数量大,盛装多,精品多,地域和支系类型比较完整,历史年代跨度长,为馆藏的重要特色;藏品还有史前彩陶罐、东汉铜鼓和明清时期佛像、唐卡、天路图、贝叶经、东巴经以及民族乐器、酒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边疆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敬献给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民族访问团的各类礼品和数百面锦旗,也是馆藏的重要类别,见证了新中国民族政策深得人心、中国民族关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馆藏台湾少数民族文物在数量、品类和典型性上,居国内同类博物馆前列。近年来,馆藏又增加了西南地区明清及民国时期民间契约文书、甲马雕版、马帮文物等成系列的藏品。这些藏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艺术鉴赏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民族博物馆也因此不仅是面向国内各级学校和社会观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教育的重要基地,支持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艺术等多学科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也是海外观众领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璀璨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创造智慧的重要窗口。


图片1.png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文物室,由著名民族学、民俗学家杨成志先生创建于1951年。最初藏品主要来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人民政府派往民族地区的访问团所征集的一大批民族文物,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调拨而来的一部分民族文物。1987年,内设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其前身即研究部)的文物室升格为校属单位民族博物馆后,文物征集工作重新启动并先后多批次征集了各地区各民族文物,同时设立民族服饰基本陈列室作为对外展陈主要窗口。随着学校更名并先后进入“211”“985”“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也与时俱进,在文物征集、馆藏品类、队伍建设、对外展陈、藏品研究、同行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民族博物馆事业从筚路蓝缕到蒸蒸日上的数十年建设历程中,杨成志、吴泽霖、胡先晋等前辈专家学者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是为民族博物馆事业奠基、开启了将民族博物馆事业与民族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优良传统的探路人和引路人。

民族博物馆的馆内展陈分为常设专题展和短期专题展两种形式。常设展包括《中央民族大学校史展》《先生还在身边——民大名师纪念展》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之《衣无语,绎大千——中华民族袍、衣、裙、裤展》《大地回声——国各民族乐器文化展》《文明的符号——中国民族古文字和古籍陈列展》等。短期专题展则结合藏品收集、整理和研究的进展,以及与业界同行交流的深化而陆续推出,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访问团受赠锦旗展》《苍洱契事——云南民间契约文书展》《蒙古马精神摄影作品专题展》《聚力凝心——独木龙舟节摄影展》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民族博物馆藏文物的社会作用,民族博物馆多年来也坚持“走出去”的办展思路,先后在京外、港澳、海外举办多场文物精品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为知识传播、信息获取、社会交往的重要渠道,民族博物馆的互联网展陈也已在积极探索和推进中。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因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北京市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一、展厅介绍

图片2.png 

博物馆大厅正中悬挂的《中华民族》真丝手工艺术挂毯,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刘秉江教授创作,由江苏如皋工匠用真丝手工栽绒工艺并经11道工序制作而成。我国传统丝毯工艺形成于西汉时期,至唐代其产品已成为宫廷必备装饰品,宋、元、明、清时期该工艺制品是重要的宫廷贡品,民国时期该工艺一度失传。1958年以后,江苏如皋和河北涿州挖掘并恢复了这一传统工艺。这幅挂毯长8米、高2.8米,描绘了56个民族的61个人物。作品共选用单色丝线130余种,并相互混合而成1000多种不同色的复色丝线,使其色彩艳丽丰富,织作技工手工打结达650多万个。在工艺难度、人物数量、用色丝个数等方面为数十年来所罕见,因而也成为馆藏珍品之一。

服饰文化既是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包含着工艺知识、制度安排、审美观念等非物质文化,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等密切相关。中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存在着区域差异,各地区各民族适应环境、就地取材而创造、发展出来的服饰文化也各具特色;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历史上日益加强和巩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为各民族服饰文化在材料、形制、工艺、搭配、色彩、审美等方面的交流互鉴和相互影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区域类型、时代特点等共享性特征的产生和凸显化。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既凝结着各族人民的创造智慧,又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长的丰富历史内涵。

1.衣无语,绎大千——中华民族袍、衣、裙、裤展》

图片1.png

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一向以款式多样、色彩鲜明、工艺精巧而著称于世。一套精美的衣裙,往往费时数载,一针一线倾注了制作者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那经纬分明的纺织,色调素雅的蜡染、巧夺天工的刺绣,寓意深刻的图案,匠心独具的工艺,无一不是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和成熟。

展览通过四个单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服饰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也是一种将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文化链,蕴涵着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生命力。民族服饰更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和气质,是与民族历史、民族生态、民族审美紧密相连的物质载体。


图片2.png


图片3.png


2.《大地回声——中国各民族乐器文化展》

图片4.png   

中国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众多,是各族人民智慧、想象力及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每件乐器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独立个体,皆有独特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基于乐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本展览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中东南”四部分,以突出其地域分布特点和历史流变、文化融合的内涵。本展览所陈列的民族乐器不仅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的传统性,也体现出其现代性——少数民族乐器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是乐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特性。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乐器已经过“改良”,它们在形制、构造、材料以及演奏方法、艺术表现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但这正是乐器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本次展览能带给参观者一把开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之门的钥匙,由此走进多彩的民族文化天地。

3.《文明的符号——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籍陈列展》

图片6.png 

文字是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人类文字的重要起源地,而且还是世界上文种最多、类型最齐全的文字大国。世界几大文字体系都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部分文种还一直沿用至今。中国民族古文字展分“汉文体系民族古文字”“外来文字体系民族古文字”“本土民族古文字”“原始信息符号与古籍版本”四大板块,较为集中和完整地展示了曾经和仍然活跃在中国疆域内各民族所创制和使用的30余种文字。这些文字不仅反映了人类文字产生与发展的脉络,而且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各民族之间、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悠久而密切的历史联系,揭示了开放包容、善于借鉴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码。

4.《先生还在身边——中央民族大学名师纪念展》

图片8.png 

这是一台前辈师长的纪念展览。展示的人物都是中央民族大学创校的功臣和兴教的业师,又都是全国知名乃至有着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杰,是民族教育事业的瑰宝,是中央民族大学的骄傲和荣光。

他们以渊博的知识、精湛的学术、开阔的视野、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襟,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兴旺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才。他们树立起的为人为学的宗师风范,已经深刻地化育了学校的传统,凝结成校园文化的精魂。他们播撒和培育的人文种子必将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代代师生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他们的生命、智慧和博爱将随着中央民族大学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而绽放出越来越绚烂的光彩。

这里展出的二十位先生,是参与中央民族大学创建,为中央民族大学乃至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而筚路蓝缕、呕心沥血的老一代教师的代表。但二十位先师先贤也只是本校学术先贤的代表而远非全部。本馆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收集和展出这些前辈学人的生平业绩。

5.《中央民族大学校史展》

图片9.png 

中央民族大学,曾用名中央民族学院,前身是延安民族学院。这是一所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肩负着光荣使命、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是党和国家为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人才而创建的,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从延安民族学院创办之初毛泽东主席为学校亲笔题词“团结”二字,到党和国家决定创建中央民族学院并为学校确定“三项主要任务”,再到习近平同志视察并给学校提出要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团结进步、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的要求,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寄托和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

二、馆藏精品介绍

蓝色缂丝云龙纹夹绣蟒袍

图片10.png 

这件男式蟒袍为清代官服。大襟右衽、袖头呈马蹄形,故称“马蹄袖”。袍身绣蟒纹、鹤、蝙蝠,下摆绣立水纹(又称“海水江涯”),间饰云、蝠、鹤等纹饰。蟒袍为上至皇子、皇子福晋,下至文武品官及命妇专用服饰,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以其服装颜色及所装饰的蟒纹数目多寡分辨等级。蟒袍三品以上绣九蟒、四至六品绣八蟒、七品以下绣五蟒。此件蟒袍为四开裾九蟒蟒袍,前后各三蟒、肩部两条过肩蟒、另有一蟒藏于右襟内侧下摆。清朝官服有吉服袍和便袍之分,区分的依据是便袍没有马蹄袖,而吉服有马蹄袖。这件属于吉服袍。

马哈鱼皮贴花女袍

图片11.png 

赫哲族最有特色的传统服饰是鱼皮衣。鱼皮衣一般分为鱼皮长衫和鱼皮套裤。其基本制作流程是:剥皮、晒干、刮鳞、夯熟、染色、缝合(用兽筋线或鱼皮线)。这种服装春秋穿上捕鱼,不易透水;冬季穿上狩猎,耐磨结实。这件女长袍用马哈鱼皮制成,领边、衣边、袖口等处补绣云纹花边。


贯头麻布贝珠衣

图片13.png 

台湾少数民族泰雅人的贝珠衣,是用热带海洋中一种名为砗磲的软体动物的三角形硬壳,经过切割打磨成一颗颗小贝珠,并将之串联缝制而成。每件衣服需用贝珠几万颗至几十万颗之多。传统上,贝珠衣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有头目、族长或猎头最多的勇士才有资格穿用。此外,贝珠衣还常常被当做聘礼和货币使用。

髹漆牛皮铠甲

图片14.png 

彝族铠甲为其传统护身服饰。用黄牛皮制成。铠甲分前胸和后背两片,每片又分为上下两截,上截前后各由五块硬皮组成,外涂彩漆,用以护胸。下截将300多块长方形小皮块用皮条连缀成片,状似短裙,可以护腹。其彩绘纹多寓意能防矛避箭,保护穿甲人平安胜利。过去皮铠甲不仅是彝族征战械斗的护身工具,而且还是财富和特权的象征。

周汝诚译彩书东巴经《媒歌》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又作《婚歌》或《白鹤吟》。作品以“江水日夜流,条条有源头,婚歌代代传”古谱作开头的引子,导出远古男女众神的婚配,男神女神成婚后,生下九个能干的男儿,七个聪慧的女儿。儿女们把天空装饰得星明斗灿,把大地打扮得树碧泉清,建起九方村落,筑成七地寨子,处处有人烟,四时飘歌声。第二部分,以蜜蜂作媒起兴,描写接新娘的场景。第三部分,摹写婚仪的热闹场面,搭起彩门,把幸福、吉祥迎进门来。最后祝福新婚夫妇的日子“像星星一样兴旺”,“像蜂蜜一样甜”。《白鹤吟》虽然主要描写的是婚礼,但其中歌颂了劳动,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追求。

傣族叶经

图片19.png 

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的音译,为棕榈科的贝叶棕)树叶上所写的佛教经文。由傣文和巴利文书写,内容除佛经之外,还有传说、故事、诗篇和历史纪录等。贝叶经被称为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鎏金十一面观音铜像

图片20.png 

观音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与“大势至”同为阿弥陀佛左右胁侍,三者合称“西方三圣”。十一面观音为观音菩萨形象中的一种,为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形象。

桐子花凤鸟纹银冠

图片21.png 

盛装头饰,银制。由300多朵桐子花状的小花扎于半球形的铁丝箍上,构成球冠形,耀眼夺目,华丽异常。银冠用铸炼、捶打、拉丝等工艺方法打制而成。整个凤冠造型及花纹图案寓意怀念祖先、企盼生活幸福等。

珊瑚松石银牌链盛装头饰

1690454113965394.png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婚礼盛装头饰。由发箍、流苏、护耳和后面凸字形屏风组成。几乎全用珊瑚、珍珠、玛瑙和镂花嵌玉的金银饰品镶嵌,耀眼夺目。

珍珠玛瑙珐琅点翠钿子

图片22.png 

贵族妇女彩冠,俗称“钿子”,在节日及重要活动中佩戴。状如平顶帽,帽胎以黑色丝绒缠绕铁丝编结而成,形状似钵,外蒙黑纱,内衬棉布。由珍珠、珊瑚、玉石、碧玺、松石、料珠等珠石组成花饰,铜镀金做底、点翠铺衬。花饰组成了凤、蝶、灵芝、蝙蝠、祥云等,寓意吉庆祥瑞、福寿绵长。

口弦

1690454168766227.png

口弦”也称为“簧”、“口簧”,多用竹或铁制成,是一种可以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古史传说“女娲作簧”,周代“簧”由民间走入宫廷,逐渐成为宴乐系统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系统中,口弦具有抒情、通神、伴舞乃至话语的功能,是一种颇具诗性的乐器。它广泛分布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30多个省区,称谓因地域而不同,目前,全球200多个国家都可见口弦的身影。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民族乐器,口弦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世界各民族产生着密切的联系。对这些民族而言,它不止一种乐器,更是一种传递情感的媒介,承载世界各民族的精神信仰、道德追求、宇宙思考……

箜篌

1690454203864722.png

“箜篌”作为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依据源流、造型的不同,主要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类,每一类箜篌乐器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曾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境内传世箜篌数量极少,凤首箜篌,最早于东晋时期随丝绸之路和佛教文化的东渐传入我国,中唐时又从缅甸传入,明末一度失传,至清代乾隆年间又从缅甸传入我国。馆藏凤首箜篌多以硬木雕刻再髹漆,雕刻出动物的头颈身腹,再采用嵌扣、镶钉的工艺为动物添加四肢、双翅。除雕刻有孔雀羽翎、鳄鱼角质麟甲等纹饰外,还在琴颈、琴身、共鸣箱面板等多处刻有卷云纹、谷纹、如意纹等纹饰,与云贵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生活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极具云南地区的审美特色和宗教意识。馆藏凤首箜篌作为古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见证物,为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文化交流提供认同感和亲近感,有助于向世界讲好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

结语: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既因各民族历史传承的丰富性和环境调适的复杂性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时代特色、地域特点和民族个性,又因统一多民族国家悠久历史为各民族所提供稳定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交往互动机会而互鉴交融,并发展出越来越显著的一致性、共享性。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个性展现了各民族无穷的创造智慧和超强的适应能力,而各民族文化上一致性、共享性的日益凸显,则反映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认同感的不断增强,和现代文明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将通过汇聚学校多学科专业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以及加强与国内外业界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把丰富的馆藏文物所蕴含的生动故事讲述出来,深刻道理揭示出来,多重价值发掘出来,更好地发挥自身辅助教学、支持科研、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保护文物的功能。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邮编:100081      电话:68932442
Add:27 Zhongguancun South Avenue Beijing, China  
Zip code:100081  Tel:68932442
版权所有©中央民族大学 建设维护: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备案: 京ICP备10039345号-1